稀土之后,这个即将收储的有色品种或存最大预期差?


收储事件影响几何?

一、事件

近日,据上海金属网援引某大型央企透露,国储局已确认收储,本次货源为国产铜,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

截至国内期货市场7月10日夜盘收盘,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大涨2.83%,报51930元/吨,盘中最高触及51980元/吨,创逾2年来新高。而自3月末以来,沪铜主力反弹幅度超过30%,已然突破疫情前的价格水平。

另一方面,现货价格表现也相对坚挺,据上海有色网消息,截至7月10日,现货铜价已上涨至50610元/吨附近。

对此,业界预计,国家收储或将有利于缓解国内供需面的矛盾,缓解现货市场压力。同时亦有产业链人士表示,疫情冲击下各国进行的逆周期调控导致市场流动性宽松是支撑铜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二季度企业复产复工加速,叠加下游补库,铜库存出现超预期的去化,支撑铜价上涨。

此外,智利和秘鲁等铜矿供应国疫情不断扩散导致铜矿供应收缩,有效带动铜下游需求的同比修复和环比改善,铜库存或继续去化,铜价上涨有望持续。

历史上,国储局曾多次对含铜在内的多类大宗商品实施收储行为,短期对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的扰动,从而促使资金关注相关行业的个股,进而提振股价。

二、历史回顾

先说铜

2014年4月,全球铜价跌入低位,国储局在3月和4月从保税区仓库收储了至少20万吨的进口铜,据称,国储局将收储的目标价格定位7000美元/吨以下,若价格跌至6600美元/吨,国储局将展开更大规模的收储行为。

在此背景下,LME铜虽最低跌至6321美元/吨,低于国储局设定的6600美元/吨价位,但伦铜价格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一度反弹超10%。

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当时国内铜市的大体格局为供应略大于需求,因而国储局的收储行为可能使我国铜的供应出现相对紧缺。致使2014年4月中旬之后现货铜升水最高达1300元/吨,为2008年以来最高值。

另一方面,铜产业链上游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了大涨。

然而,在经历了此轮回升后,期货铜的价格却再度陷入了长达两年的趋势性下行当中,该局面直至供给侧改革政策发布一年后才得以改变。

再来看铝

2012年11月13日,国储局收储16万吨电解铝,收储价格在15740元/吨左右,高过市场价10%以上。

在此背景下,沪铝期货价格三个交易日一度反弹超1%,而中国铝业价格也在11月14日一度触及涨停。

然而,从中长期来看,由于铝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较少的收储量对市场的提振有限,甚至当时有分析师认为国储局的收储行为会让以前关停的企业重新开工运转,从而加剧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过剩。

最后来看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锌

2009年1月14日,国储局决定以11900元/吨价格,从7家国有冶炼企业处收购5.9万吨精炼锌,运费则由冶炼企业支付。

从期货价格上看,沪锌主力当时正处于上行趋势当中,在消息公布的次日,一度大涨4.39%。

然而,由于刨去运费,国储局的收购价格相较市场价格并不占优势,因此企业参与本次收储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收储的量也有限,因而对锌的短期提振效果不佳。

综合来看,国储局收储在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但小规模的密集收储相较于较大量的一次性收储,对市场的提振效果较弱。另外,当收储价格没有明显高出市场价时,收储对价格的支撑也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收储毕竟只是一种临时的调剂,对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来说,收储很难对该行业的中长期供求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除非发生了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2017年的环保限产事件,改变了一定时间区间内的供求关系,进而带来大宗商品的普涨现象。

三、铜产业上市公司

在这一轮收储之前,铜期货已提前暴涨,然而,关于本次收储的量为多少、具体方案如何等一系列具体情况尚未公布,如果超出市场预期范围,则将大概率给铜产业链上游公司带来股价提振,反之可能会造成利空。

附:铜产业龙头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扫码下载APP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
    用户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