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显示屏产业励志故事的背后:京东方A涨了这么多,还有多大机会?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在当前时点,综合液晶大屏幕价格已停止上涨,未来有一定下跌可能性,液晶大屏幕未来全球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也会明显被缓解,且2018年京东方无新生产增量,有一定的限售解禁压力,生产折旧也到了一个小高峰,京东方的真正业绩释放兑现节点将在2019年才会到来,建议投资者对于京东方目前的股价保持谨慎乐观。

显示屏是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铁矿石的第四大进口产品,最近京东方作为我国高端显示屏国产替代的杰出代表,股价走势凌厉,当前价位京东方市场价值如何解读?读者应该如何理解高端OLED显示屏这个行业,本文为您做详细解读。

京东方最近大涨的预期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 8月28日半年报披露实现营业收入 446 亿元,同比增长 69%,实现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 公司9月26日公告,2017年1至3季度实现净利润62亿-65亿元,较上年同期4亿元的利润水平大幅增长,相应的17年3季度净利润19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189%-223%,环比增长0.4%-12%

 3. 公司成都 6 代柔性 OLED 线 5 月点亮,目前良率进展顺利,预计今年 10 月(下月)量产,为客户批量供货。公司成都 6 代 OLED 线量产后,将成为国内量产的第一条纯柔性OLED线,打破韩国三星垄断。

 4. iphone X 发货量大超预期,三星出货量不能满足苹果订货量,京东方有望进入苹果新世代智能手机柔性oled供应链。

 京东方的业绩和大屏幕LCD显示屏价格高度相关:

近三年(2014-2016)分季度来看,公司毛利率趋势与面板价格高度相关。由于公司营收中 80%以上为大尺寸液晶面板营收,32 英寸产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以我们选取 2014 年以来各季度毛利率与 32 寸面板价格作图进行对比,发现公司毛利率走势与液晶面板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公司毛利率与液晶面板价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2017 年面板营收增长增量来源有3个:

 1. 2016 年原有大屏幕LCD产能由于 2017 年预计平均出货价格较 2016 年增加 8%,所以这部分营收增加 8%(增加约43亿元)。

 2. 福州5 代线 2017 年带来营收 50 亿元

 3. 成都 6代线 AMOLED 增加的营收10个亿。

(估算 2017 年产量为一期项目满产产量(29 万片/年)的 10%,假设综合产品良率 80%,每片玻璃基板切割 5.5 寸面板 312 片,单价 150 元)

综上,面板业务 2017 年营收将增加 106 亿元。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收入增量来自于大屏幕面板LCD涨价。另一半来源于一条8.5代线的投产。

京东方 2018年新投产生产线对2018年营业收入影响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18年的利润是否能够延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大屏幕面板的价格。而两条AMOLED生产线良率产能爬坡全面上量要等到2019年。

大屏幕LCD面板涨价归因:

1. 三星等厂商选择关闭低次代大屏幕生产线,在 OLED 上加大布局强度,资源配置开始向其倾斜:三星已于 2016 年 11 月关闭 L7-1,将其厂房改造成 AMOLED 产线。L7-1 产能达到 150K/月,占全球产能的 3%以上。今年,三星有可能继续关闭 L7-2 产线,该产线产能也占到全球产能的3%左右。同样地,另一巨头LG 也将逐步将5代TFT-LCD生产线转为OLED TV 面板产线,预计月产能 2019 年将较 2016 年减少 80K。供需反转随着时间推移向大尺寸面板传递:40 寸面板价格上涨接近 70%。

2. 夏普砍单三星、海信,停止外供。鸿海完成对夏普收购后,将推行垂直一体化战略,推进面板+组装+电视业务整合。夏普年电视面板出货量约 1000 万片,其中 80% 都是外供。假设新战略下自主消耗 200 万片,即意味着全球产能减少 600 万片。

3. LCD 产能还受到如 2016 年台湾地震等天灾的影响。在三大原因的作用下,供给端存量呈现紧凑局面;同时,新建产能也处于慢增长阶段,难称激进。按各厂商规划,2019 年 LCD 面板新增产能较大,但考虑到不断会有老产线折旧完成,新增产能的影响将更多是继续推动大屏化趋势,液晶周期起支撑作用。

在以上三点因素背景下,大屏幕液晶显示屏2017年全年涨价,京东方的大尺寸面板出货量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

2018年将是京东方业绩转折年:

截止发稿日,10月32寸液晶面板的出厂价是67美元,已经停止上涨趋势,在高位徘徊,略有下跌,大屏幕液晶面板的价格是否能保持高位,是京东方业绩好坏与否的关键。如果大屏幕液晶面板经过2017年涨价潮后,价格开始下降无疑会对京东方的高速增长业绩会在2018年停止,而且2018年将是京东方的生产线折旧高峰,也是京东方由大屏幕LCD主导向小屏幕柔性AMOLED转变的转折年(目前公司规划在建的两条柔性 OLED 产线,将分别在 2017Q2 和 2019 年实现投产,产能设计分别为 45K/ 月和 48K/月,预计到 2019 年,京东方有望挑战 LG,成为全球第二大中小尺寸柔性 OLED 面板企业),京东方的业绩很有可能在2018年做短暂调整,而2019年才是京东方业绩是否能真正腾飞的关键年。

所以就当前京东方价格,作者认为不具备保持短期持续上涨的条件。

 

 

液晶屏幕产业史揭示行业有极强周期性:

液晶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周期性。同一般周期行业一样,当新的市场需求被开启,行业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上升周期,吸引新进入者。竞争性投资带来的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下降,造成产业衰退。但不同于一般周期性行业:面板产能的过剩能够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产品成本下降导致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会再次将行业拉到上升周期。

当今世界高端显示屏的霸主当之无愧当属三星,了解三星显示屏崛起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显示屏行业的强周期性。

 90年代中后期,韩国企业开始进入。从开始布局到量产再到盈利,韩国面板企业经历了痛苦的产业能量积累过程。在技术方面韩国面板企业主要采用自学和向日本取经两条腿走路:通过试生产线中应用先进设备,作为学习平台培养量产能力;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三星液晶业务从 1990 年到 1997 年连续亏损了 7 年,在 1991-1994 年间,年均亏损 1 亿美元;LG 液晶业务从 1987 年到 1994 年,年均亏损 5300 万美元。

面板行业在抢滩登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进攻型的逆周期投资。1995-1996 年全球面板行业进入衰退周期,在自身持续亏损的大背景下,韩国企业选择了逆周期大规模投资新生产线。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面板行业更是火上浇油,三星和 LG 却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投资战略,果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此后,韩国面板行业进入收获期。1999 年三星、LG、现代集团等面板厂商不断接到数十亿美元的长期大单。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

我国的显示屏逆袭史: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LCD 方面的工作仅限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工作。之后,大陆企业通过引进生产线、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始了向行业进军。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提前中断了自 2007 年开始的液晶上升周期。韩国三星和 LG 相继放慢脚步,停止了 8 代线的建设。以夏普、索尼为代表的各大日本厂商也都停止了扩张步伐,夏普更是在 2008 财年发生了其自 1956 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达,13亿美元。台湾面板产业对日韩和中国大陆的采购订单依赖性很强,金融危机大幅度降低了外部需求,这直接导致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开工率降至 4 成,几乎濒临死亡线。新一轮的液晶周期低谷给大陆面板厂商提供了追赶机会。 2009 年开始,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大陆面板企业,开始了高世代线的大规模建设,战略进攻意图十足。

在京东方等企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和国产终端品牌崛起的助推下,全球液晶面板产能持续从日韩和台湾向大陆转移,大陆面板厂商市占率不断攀升。2016 年,大陆厂商产能占比增至 28%,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继三星和 LG 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家、也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柔性 OLED 投产的企业(17 年 Q2 实现投产),苹果公司的新世代智能手表和 iPhone X,市场反响和拉货量都大超市场预期,其余智能手机厂商新代手机几乎全部公布将采用柔性 OLED面板,将未来两至三年柔性 OLED 在智能手机领域可能仍然很难实现供需的完全平衡,价格走势向上将全面利好柔性 OLED 面板企业,京东方率先量产将提前分享柔性 OLED 市场的蛋糕,从而带来业绩和品牌的双增长,先发优势得以凸显。

目前三星在手机显示屏oled领域霸主地位,两三年内难以被挑战

目前各种尺寸的 OLED 面板供应都十分有限,且产能集中在韩国两家厂商手中。现阶段,三星占据4全球超过 90%的 OLED 手机显示屏产能;而 LG 则在 OLED 电视面板产能方面处于垄断地位。

三星在OLED制造流程中设置了很多“关卡”,拖延竞争者的竞争速度

在 OLED 产品的制造上,核心工艺流程为蒸镀。解读蒸镀工艺流程可以聚焦到金属掩膜版张网、有机蒸镀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又分别对应金属掩膜版(FMM)、蒸镀机两个关键设备。实际上,在高品质 OLED 供给及其紧俏的当下,把这两种设备比作“印钞机”都是不为过的。

第一道关卡:Canon Tokki蒸镀机

蒸镀机方面,全球最优蒸镀机Canon Tokki年产能只有 7 台,货源基本被三星所垄断,其下游客户分别是三星(5 台)、LGD(1 台)、京东方(1 台),每台设备报价更由8500万美元上涨到1.1亿美元。Canon Tokki蒸镀机长达 100 米,一台设备几乎就像是一条隧道。Canon Tokki蒸镀机对位精准,能够把 OLED 有机发光材料精准地蒸镀到基板上,误差控制在 5 微米之内,独步业界。优秀的精准性是基于 Canon Tokki的独家专利:Canon Tokki将机器视觉应用在设备中,公司蒸镀机配备的定位追踪摄像头是独家。

三星因为垄断了关键流程蒸镀设备,保有遥遥领先的良率。

第二道关卡,金属掩膜版(FMM

 

FMM在蒸镀制程中让RGB有机材料在指定位置精确蒸镀形成画素, 才能提高面板分辨率与制程良率, 关键在于FMM的厚度与孔洞大小, 厚度愈薄, 孔洞愈小愈密集, 制作出来的面板分辨率愈高, 分辨率是什么概念呢? 先看看过去中国手机品牌厂商推出的OLED机种的分辨率。

而这是三星最新旗舰手机的显示屏分辨率,可以看出,这种差距不是行业老二,老三短时间可以追赶的。

市场上只有大日本印刷一家公司的FMM,能够生产QHD等级的OLED面板,在蒸镀制程中的高温, 会使FMM变形, 而大日本印刷拥有独特技术, 所生产的FMM热膨胀系数低,遇高温也不易变形, 而且大日本印刷的FMM厚度特别薄, 提供给三星的产品规格厚度只有10~20微米,三星也跟大日本印刷签订独家供应契约, 大日本印刷的产量全部被三星买断,造成其他竞争同业无法生产QHD等级分辨率的OLED面板, 在2017年初, 三星与大日本印刷的单独供应契约期满,京东方立马和大日本印刷签下FMM的采购契约,京东方可以向大日本印刷买到的是30微米等级的FMM, 虽不如三星的10~20微米,但已使京东方能够生产QHD等级的OLED面板。

第三道关卡,

FMM的原材料, 叫做超因瓦板( Super Invar Sheet ), 超因瓦板为铁镍钴合金, 合金比例约铁50~70%, 镍29~40%, 钴15%以下, 超因瓦板因为热膨胀系数趋近于0, 能够耐受蒸镀制程的高温而不变形, 超因瓦板为铁镍钴合金,合金比例约铁50~70%, 镍29~40%, 钴15%以下, 超因瓦板因为热膨胀系数趋近于0,能够耐受蒸镀制程的高温而不变形,制作FMM分辨率要高, 钻的孔洞就要愈多愈密集, FMM的薄度就要限制, 太厚会影响分辨率,但是薄度太薄, 在蒸镀过程中FMM又会受重力影响而垂弯, 这就会影响良率,而生产出的超因瓦板, 能够薄度达到20微米以下, 可以有高分辨率, 又可以保持表面紧绷不向下垂弯, 这样的超因瓦板供应商, 全市场只有一家,那就是日立金属, 同样的,日立金属也跟三星签下了独家供应契约, 京东方跟LGD即使可以向大日本印刷采购FMM, 却因为拿不到日立金属的薄度20微米以下的超因瓦板,分辨率的上限会受到很大影响

通过以上三条核心设备流程中设置的关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三星都可以保持AMOLED产品良率方面的绝对优势。

 

第四道关卡:

除了让竞争对手“做不好”显示屏,三星还有一招让竞争对手“做不快“”显示屏,在ELA准分子激光退火( Excimer Laser Annealing )这个制程中。三星显示器( Samsung Display )采用AP Systems亚太系统公司的ELA设备,京东方则是跟三星一样, 采用AP Systems的ELA设备,但是呢, 每一家ELA设备供应商, 都要跟Coherent相干公司买核心零部件准分子激光原, 在全球ELA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所使用的准分子激光源供应上, 由Coherent公司 100%独占。

 

而三星也跟Coherent有签下独家供应契约,ELA设备业者只能拿到Coherent一般规格( 例如750毫米 )的激光源,只有AP Systems要供货给三星显示器的ELA设备,才能跟Coherent拿到1500毫米规格的激光源,现在智能手机的两大主流尺寸, 5.5寸和6寸, 而6代线的基板是1850*1500, 不论是切5.5寸或是切6寸, 都可以达到利用率90%以上的经济切割。6代线基板的宽度刚好是1500毫米, ELA设备如果安装1500毫米的激光源,只需要1次就可以处理完1块6代基板, 而因为三星与Coherent签订的1500毫米激光源独供契约,  LGD和京东方只能买到750毫米激光源的ELA设备, 必须来回2次, 并且调整移动基板, 才能处理完1块6代基板。

三星在各个核心制作流程中设下的管卡,用蒸镀机来降低竞争对手的良率, 用FMM和超因瓦板来限制竞争对手的OLED分辨率, 用ELA设备激光源来拖慢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点点滴滴累积起来, 反应到财报的就是利润的差距。所以我国投资者要对中国OLED赶超世界龙头三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要过于乐观。

总结:在当前时点,综合液晶大屏幕价格已停止上涨,未来有一定下跌可能性,液晶大屏幕未来全球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也会明显被缓解,且2018年京东方无新生产增量,有一定的限售解禁压力,生产折旧也到了一个小高峰,京东方的真正业绩释放兑现节点将在2019年才会到来,建议投资者对于京东方目前的股价保持谨慎乐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扫码下载APP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
    用户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