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规划

最新动态
  • 预告 :国新办将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据国新办2月23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2月27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北京推出8宗预申请地块,总起始价175.76亿元
    据澎湃,2月4日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看到,北京发布8宗用地预申请公告,总土地面积45.717万平方米,总起价175.76亿元。8宗地块分布在海淀区(2宗)、怀柔区、城市副中心街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以及丰台区,其中海淀区1宗、城市副中心街区1宗以及丰台区1宗地块不涉及住宅用地。
    北京推出8宗预申请地块,总起始价175.76亿元
  • 北京助推商业航天“加速跑”
    “北京将立足产业集聚优势,形成全市产业协作互补格局,并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京雄空天信息廊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3日举行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介绍道。据介绍,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已形成蓬勃发展的“南箭北星”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集聚商业火箭研发制造企业,形成“南箭”产业集群;海淀区集聚众多商业卫星制造、测运控和运营企业,形成“北星”产业集群。比如经开区已聚集50余家以航天为主业的企业,规划了商业航天主题城市,计划建设空天街区,打造商业航天产业聚集区,并筹划建设“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新华网)
  •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推动京津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首都地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1月20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尹力看望了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就“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主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尹力强调,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切实提升首都城市安全运行水平。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平原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推动京津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首都地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极端天气应对。探索构建多方参与、群防群治的应急救灾模式,凝聚起抗击风险的社会合力。把韧性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个环节,全面提升首都安全发展水平。(北京日报客户端)
  • 北京高精尖产业已培育出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北京已培育出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12日在京举办的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论坛上,一份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成绩单”引人注目。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4到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新华网)
  • 上海股权投资规模仅次于北京: 硬科技投资凸显,早期占比较低
    在9月9日举行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2》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2年上海科技金融生态指数略微下滑,但上海股权投资规模在我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二位。2022年,上海股权投资1513起,投资金额2164.04亿元,仅次于北京,其中2/3的投资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特色凸显,但也存在投向早期项目的规模占比较低问题。 (一财)
    上海股权投资规模仅次于北京: 硬科技投资凸显,早期占比较低
  • 北京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
    昨天上午,北京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十四五”时期开发性金融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希望国开行在核心区功能重组、城市更新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提供更大金融支持,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此次极端强降雨灾害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山区基础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希望国开行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在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共同提升首都安全发展水平。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希望与国开行在轨道交通、新基建、充电设施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完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北京日报)
  • 海昌海洋公园在港交所公告,本集团已于近期与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之间将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业态丰富的海洋主题公园,推动北京副中心文化旅游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北京将启动环球度假区二期建设
    近日,北京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协调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记者注意到,这份明确今后三年任务的方案在打造消费新地标方面包括,启动环球度假区二期建设。(北京日报)
  • 分析师:北上广深相继表态之后,预计一线城市政策落地节奏将会加快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已经集中表态,预计一线城市政策落地节奏将会加快。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从当下市场来看,部分热点城市需求端受限明显,而供给侧则体现了房企信心不足、投资趋弱态势,政策优化将从解除不合理自住购房限制以及优化房贷政策层面推进,预计相关政策一旦规模化落地,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望加速改善。(证券日报)
  • 北京: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城市副中心(北京日报)
     
  • 业内:若北京“一区一策”政策正式落地,将有利于北京房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
    据券商中国,4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了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其中一项工作任务是完善“一区一策”调控措施,支持“一老一小”、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和职住平衡的合理住房需求。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情绪出现回落迹象,政策微调的预期在增强,若北京“一区一策”政策正式落地,将有利于北京房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同时信号意义也较为明显,北京“一区一策”有望为其他热点城市提供参考借鉴,有利于全国房地产市场情绪进一步修复。
  • 撬动地区产业升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超3.6万亿元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承办的2023中国母基金开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从会议获悉,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包括350只母基金,总管理规模达45681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258只,总管理规模达36067亿元。与会人士从盐城、苏州、合肥、青岛等多地的成功实践出发,普遍认为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一级市场最大出资人,对地方产业能级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证报)
  • 《北京市2023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印发,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北京市2023年度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0~3630公顷。2023年继续坚持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在中心城区的供应比例保持在20%左右,重点向城市副中心多点地区倾斜,供应比率稳定在60%左右。2023年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巩固我市土地市场持续向好态势。在空间布局上,继续坚持规划引领,综合考虑各圈层差异化区域发展特点合理布局供应地块,坚持职住平衡,优先选择位于“三城一区”范围内、产业园区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用地。在供应节奏上,将分批次公布一定时间段内拟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清单,让市场主体全面掌握土地供应状况,为投资决策预留充足时间,结合市场实际采取“多频少量”的方式适时发布出让公告,保持供地节奏均衡、有序。
  • 发改委: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发改委称,一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联控联治。二是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加快平谷线等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三是进一步密切产业发展协同协作。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康养等新型服务经济,改造升级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四是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五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新华社)
  • 北京推出第五批次商品住宅用地:6宗地块总起始价122亿元
    12月30日,北京发布2022年度第五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6宗,用地规模约2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约53万平方米,总起始价122.52亿元,将于2023年2月上旬集中成交。6宗地块分别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1宗、朝阳区1宗、石景山区1宗、通州区1宗、昌平区1宗、房山区1宗。(澎湃)
  • 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开工,计划2024年4月竣工
    今天(12月10日),从北京市昌平区了解到,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0-2A地块,是北京市2023年重点建设工程、昌平区2022年重点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2.02亿元。据了解,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依托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建设,建设内容包含疫苗检验所需的5个专业实验室及其配套设施,计划2024年4月竣工。该疫苗检验中心建成后,将具备在产疫苗和新上市疫苗的批签发检验能力,为全市疫苗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生产“放行”保障,也将为全市疫苗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是北京市加强疫苗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建设工程,对于保障疫苗安全和服务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中新网)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北京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央视新闻)
  • 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事项
    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勇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四季度,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加快出台促消费举措,抓紧推进商圈改造、商业设施提升,稳定线上线下消费,支持电商加快业务拓展,以成功举办冬奥会形成的氛围带动冰雪运动消费。要增强投资后劲,加大重大项目、新项目储备力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持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势头,用足用好专项债、贴息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政策。会议研究《北京市轨道交通场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实施细则(试行)》时指出,市有关部门要加强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开发一体化规划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北京日报)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
    近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9%,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据介绍,国网北京电力历时六个月,编制完成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聚焦推动城市副中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建设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为核心目标,将城市电网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北京日报)

扫码下载APP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
用户反馈
回到顶部